每逢春節(jié)的時候,在我的家鄉(xiāng)都會貼對聯(lián),以表喜慶。通常在屋里靠近門窗的墻上貼上諸如“抬頭見喜”、“萬事如意”、“四季平安”、“年年有余”的帖子。而每當這個時候,我最希望貼在上面的帖子并不是那些,而是寫著“家和萬事興”的帖子。
《增廣賢文》中說:“一家之計在于和”?鬃釉凇抖Y記·禮運》中也說過“斧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這兩句話都是在強調(diào)家庭的和睦對于一個家庭興旺富足的重要性。
記得小時侯,不知出于何故,父母總是吵架,鬧別扭。吵完架之后,便是 “冷戰(zhàn)”,有時長,有時短。而每次他們吵架的時候,作為子女的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幾乎每一次都被嚇得站在一邊哭。有時候,都嚇得不敢回家。說是被嚇得不敢回家,其實是自己根本就不想回家。因為那時侯,我已對自己生活的家庭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和厭惡感。我害怕走進那個吵鬧的家庭,害怕聽到父母吵架的聲音。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一段特殊的經(jīng)歷,使得我對“和睦”更充滿期待。所以,每當我看墻上的對聯(lián)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一句話——家和萬事興。
一個家庭的組建最初是由夫妻雙方組成。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是影響一個家庭和睦的最基本的因素。最近在看一本叫做《中華倫理讀本》的書,其中在第八章“齊家篇”中就講到:“沒有妻,就沒有夫,沒有夫,也就沒有妻,夫妻是家庭中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其地位是平等的。”“夫妻關(guān)系處于人倫關(guān)系的中心,它維系著家庭的穩(wěn)重。”“它是否和睦,美滿,決定著家庭能否興旺發(fā)達。”可見,夫妻雙方的感情對于一個家庭的和睦是舉足輕重的,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告別了孩提時代的幼稚,開始變得穩(wěn)重、懂事。我明白:當一個人努力改變自己之后,仍不能適應環(huán)境時,不妨通過自己的努力,試著讓環(huán)境因自己而改變。于是,當我在遇到父母吵架的時候,我不會選擇逃避,而是拉著他們講道理,盡管在他們眼里,我仍是個孩子。也不清楚是我說的話打動了父母,還是他們覺得我長大了,應該給予我一些尊重。經(jīng)我?guī)状蝿裾f之后,父母之間的爭吵越來越少。漸漸地,我也感受到了一個沒有“硝煙”的家庭是那么地清靜和溫馨。
膽小的妹妹還擔心地問我:“哥哥,爸媽以后應該不會吵架了吧?”
我?guī)c兒開玩笑地告訴她:“從此以后,咱家解放了,和平了,爸媽不會再吵架了。”
“那就好,我終于可以安心寫作業(yè)了。”我話音剛落,天真的妹妹邊接了過去。
聽到妹妹這樣說,我忍不住默默流淚了,心里在想:爸,媽,你看你們倆只顧著自己吵架,也不想想我們這些孩子的感受。
現(xiàn)在回首那段日子,仍感觸頗深。在《中華倫理讀本》中講到:“夫妻和美,家和事興,才能給子女創(chuàng)造穩(wěn)定,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的條件,促進子女生理和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長。”“如果父母‘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那么,心理上損失最大的不是父母雙方,而是子女。”這足以證明夫妻雙方的關(guān)系是好是壞,直接影響到了孩子的成長。
影響家庭和睦的因素除了夫妻關(guān)系之外,還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兄弟姐妹之間的關(guān)系。談到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孝”。 “孝”是人類誕生以來父母與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一種自覺情感。自古就有“以孝治國”,“以孝平天下”,“以孝齊家”,“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孝”將是永恒的,也是我們應尊,應盡,應行的責任。其次想到的便是兩輩人之間的“代溝”。聽好多年輕人說:“父輩們趕不上新時代的潮流,思想太保守,整天嘮叨個沒完。”其實,并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于父母。我們也應該從自身想一想,自己平日里忙事業(yè),忙工作,忙感情……和父母溝通了多少,為父母做了些什么。說好聽點兒這叫獨善其身,說難聽點兒,就是不孝。
再說說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據(jù)《中華倫理讀本》講:“兄弟為同胞之情,為兄者,要關(guān)心體貼弟妹,像對待朋友一樣愛護弟妹。為弟者,要尊敬兄長,像尊敬長輩一樣尊敬兄長。兄弟只要相互謙讓,讓利,讓愛,讓財產(chǎn)。兄弟相爭,家必破裂,必造成父母心靈的創(chuàng)傷。從這一角度講,也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所以說家庭的每一個成員之間都要和睦相處,否則將會產(chǎn)生相應的連鎖反映,逐步破壞家庭。
哥哥的脾氣不是很好,有時因父親的“訓斥”和母親的“嘮叨”而發(fā)一些牢騷,為此我還通過信息向他表達了我的觀點,F(xiàn)將信息原文摘錄如下:
大哥,不要因自己一時的不高興而去頂撞爸媽;也不要因爸爸偶爾的訓斥而不再理會爸爸;更不要因媽媽的嘮叨而倍感厭惡,遇到想不開,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多找家里人商量。生活中有許多事情等著你去做,學會尊重,學會理解,懂得什么是愛,懂得什么是被愛,生活將更輕松,更美好,更精彩。我不希望在家里看到“硝煙”,哪怕是能夠引起“硝煙”的源頭,我希望我們擁有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毛毛。
“家和萬事興”,簡單易懂的五個字。但做起來卻是比較困難的。青年作家史飛翔在他的散文《也談婚姻》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他說:“成功的婚姻,同樣也需要妥協(xié),而不是面紅耳赤,據(jù)理相爭。成功的婚姻不是剃頭擔子一頭熱,他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他既需要男人的寬容、大度、無私和責任。也需要女人的理解、體貼和支持,乃至一定程度上的犧牲和付出。”同樣一個和睦的家庭不是靠相互爭吵立足的,而是靠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guān)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幫助,相互溝通才得以生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