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難還是易?
考研說難就難,說易也易,關鍵看怎樣有針對性地準備考試。
怎樣準備考研?
備考方式多種多樣,有些歷時三四年,有些輕輕松松幾月就能通關。
怎樣能過五關斬六將,輕松通過考研初試關?
下面是經驗秘籍:
第一,真題先行,大綱指導。
當我們剛開始準備考試復習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不要看真題,不要看大綱,先認認真真地精讀教材,先看一遍,看完整了,看明白了,再看真題,看大綱。為的是不要遺漏知識點。
不可否認,這樣做有利于整體理論結構的理解。但是,卻太費勁,太費時。讓考生在盲目無地中一頁一頁地看那些讓人似懂非懂的知識,除了考驗考生的意志力外,所剩下的就是日復一日和“跑神兒”做斗爭。
筆者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看真題,先看大綱。最起碼讓考生大體知道考試都考什么東西,才能心里有底,有目的地去復習,才能加快速度復習,才能有精神勁頭地復習。
第二,快速翻閱專業(yè)書,劃出要點。
看書為何一定要精讀,為何要一頁一頁一字一字地看?很多“經驗人”都說要認認真真看書。不可否認,這樣確實是能打下扎實基本功的方式,但是對于我們的考試來說,對于我們的考生來說,更需要的是快速掌握知識結構,領略知識要點,鬧明白教育學的重點是什么,難點怎么理解。
筆者認為,備考就是要講究個效率。快速翻閱,不是只看大標題小標題,而是要把每一頁大體上也都要看下,但是看的目的不是字字句句要看懂,而是看懂了也往下看,看不懂更要往下看。因為暫時的不明白,后面的內容或者別的教材自然會補上。就算不能補上,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比如后面看其他版本的書籍,或者看一些補充材料,或者做題之類得弄明白。而且,在看的過程中,要劃出一些自認為的要點,加深印象,以便回頭翻的時候更容易找到,找得到才能記得到?傊,復習備考要效率先導。
第三,立刻回頭瀏覽,加深記憶,理出框架。
在進行完上述第二步之后,立刻回頭快速瀏覽,這次主要看自己畫出來的要點和書上的大小標題。加深要點記憶,理出整本書的知識框架。
第四,專題研討,拓展知識面。
在專業(yè)知識框架有個大體掌握的情況下,進入我們的專題研討階段。所謂專題研討,就是針對一個問題(通常為一個比較大的專業(yè)問題,內涵比較多的知識點)進行研討,可以和同學考研,和老師討論,更主要的方式是自我總結,通過查閱大量的相關書籍,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形成知識模塊,拓寬知識面,打開做題思路。
第五,試題練習,備考沖刺。
最后是我們的備考沖刺階段,以真題為主,適當練習些模擬題,大量理解記憶考點知識模塊。在這里,試題好比圓心,專業(yè)知識好比圓周,大量的考點知識模塊就是分布在圓心到圓周之間的部分,是這些知識模塊組合成了這個專業(yè)綜合考試的大圓。要通過做試題這個手段,不斷地加深理解知識點,拓展自己頭腦中建構的知識模塊,形成靈活的知識體系。最終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