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我院辦學理念、提升信心、突出特色,思政教學部6月20日通過QQ群向全院教職員工推薦了香港《明報》于5月20日發(fā)表的署名文章《紅色新儒家習近平》。該文依據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持續(xù)四年多在《浙江日報》撰寫特色欄目《之江新語》和任黨和國家副主席兼中央黨校校長時的屢次黨校講話,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一系列言行,得出結論,習近平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相當重視和推崇,是當代中國的紅色新儒家。
文章列舉了近期習近平對儒家文化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濃厚興趣的一系列具體事例。例如,去年11月底,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期間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極具標志意義的曲阜,參觀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并對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提出具體指示和要求。今年3月的“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貴州省代表團會議時,十分關注并仔細詢問貴陽孔學堂的情況,希望貴州在這方面繼續(xù)深入探索。今年4月在歐洲學院演講時,習近平特別強調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造就了中國人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和精神世界。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當天,習近平視察北京大學,首站就是到北大人文學院,與哲學家湯一介促膝交談,探討大型國學叢書《儒藏》的情況。接著在與師生座談時所發(fā)表的“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講話中,引用儒家經典語句多達20多處,強調“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作為中國執(zhí)政黨的最高領導人,既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又是擁有深厚國學底蘊和堅定文化自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擎旗者,更是立足中國歷史文化和當代實際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艱辛探索者,因此被稱為“紅色新儒家”,雖不十分精準,倒也名符其實。
我院歷來重視弘揚傳統(tǒng)文化,素以建設富有“現代”特色的校園文化而享譽全國,更以踐行儒家道德規(guī)范和提倡英雄主義而引領高校文化進程。在近百年的中國,雖然我黨歷來堅持對傳統(tǒng)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但在實踐中卻并不盡如人意,結果導致傳統(tǒng)文化中的許多“精華”要么在革命時期被當作“封建糟粕”而反掉,要么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名義下的功利主義所淹沒。因此,習總書記對儒家文化的濃厚興趣和高度重視以及重要場合的頻繁宣傳和大力提倡,不僅印證了我院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的正確,也點明了我國高等教育為實現民族復興作貢獻的一條重要途徑,更是對我院辦學經驗和特色的鼓勵和鞭策。
學院思政教學部既承擔著教育部規(guī)定的高校思政必修課的教學任務,也承擔著體現我院辦學特色和教育理念的主干課如《國學選講》、《大學與大學史》等的教學任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宣傳者和實踐者,更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和踐行我院辦學理念的主渠道和排頭兵。思政部向全院師生員工推薦諸如《紅色新儒家習近平》之類的最新學習資料,對于推動全院進一步深刻領會我院辦學理念、提高貫徹落實學院決策指示的自覺性、提高做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有裨益。
思政教學部:彭國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