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富人拜訪一位哲學家,請教他為什么自己有錢后變得越發(fā)狹隘自私了。哲學家將他帶到窗前,問:“向外看,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說:“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學家又將他帶到了一面鏡子前,問:“現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看到了我自己。”哲學家一笑說:“窗子和鏡子都是玻璃的,都是透明的,它們的區(qū)別只是在于鏡子多了一層薄薄的銀子,但就是因為這一點銀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
是啊,人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一個很值得人們去深思的問題。錢,并不像有時候說的那樣,是萬惡之源;過分地、自私地、貪婪地愛錢,才是萬惡之源。人由于的無限制的對欲望的渴求,使得我們的社會多了犯罪,多了痛苦,多了死亡。我們的生活絕大部分是在平凡中度過的,大家都是“俗人”,所以也免不了會因為金錢而引發(fā)爭執(zhí)。只要我們放寬心態(tài),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愛是一種巨大的能力,世人以這樣巨大的愛力去追逐金錢,于是金錢的能力就籠罩一切。這是我國著名作家三毛說的。是這樣的,世界只有充滿了愛才會成為美好的人間。當我們的年齡越長,就愈來愈會覺得錢之可貴,就可能用錢來衡量一切甚至衡量愛情。豈知在這個世界上,在沒有錢之前,卻早就有了愛。當我們沒有賺到錢之前,早已得到了愛。我們因愛而來到人世,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帶不走錢,帶去的只有滿懷的愛。
也許我們是非常在乎金錢,但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用一生去擁抱這個世界,去愛這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