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很高興劉院長給我提供這個與老師、同學溝通的機會。我就以對大學、人生的認識以及對社會、工作的經(jīng)驗談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交流。
我認為大學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其中有百分之九十的知識是在大學中完成的。在大學中,人的思維方式、人生觀、價值觀、基礎知識都基本形成。所以說大家一定要珍惜大學時光。就以我個人的履歷為例。我的第一個老板只上了五年學,可以說學歷很低,由于他知識的缺乏,對行業(yè)、決策、思路等的失誤判斷,盡管已做到4個多億的產(chǎn)值,但最終還是走向失敗。而我的第二個老板就不一樣,他是大學畢業(yè),知識豐富,領導有方,使我們企業(yè)的業(yè)績不斷擴大,不僅在生物制藥,而且在地產(chǎn)、教育等方面都有涉及,并做得很出色。
其次我們也要學會“做人”。俗話說得好:七分做人,三分做事。我去年在廣東和李嘉誠集團屬下的一個總裁會面時,他說:“我的總裁位置是因為一杯水而得來的。”當時只有本科學歷的他參加應聘時,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前來應聘的很多人都是海歸派。但就在應聘正在進行時,進來一位60歲的人,當時全場沒一個人動,只有他站起來了,并主動倒了一杯水給來者,結(jié)果他就被聘用了。如今他已經(jīng)掌管了李嘉誠集團的整個制藥板塊。他說:“倒一杯水很簡單,可卻體現(xiàn)了一個人做人的方式。”
“做人”中吃苦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上海一家高端公司招聘時,我們推薦了 6位經(jīng)理都未被聘用,而最終卻選上了商洛學院的一個學生,原因就是他做業(yè)務很能吃苦。除了做好本份工作之余,他還堅持每天幫助領導接送小孩。正因為他這種吃苦的精神,不到一年,他就為單位創(chuàng)造了將近4000萬的收入。所以說“做人”在我們的從業(yè)生涯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做人的方式,做人的態(tài)度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關鍵。
同時“心理素質(zhì)”也非常重要。因為社會中會遇到很多困難與挫折,我們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西點軍校”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就很好,承受能力強,所以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很強。在世界500強企業(yè)中,有將近60%的總裁都是西點軍校畢業(yè)的學生。還有我認識的原來做房地產(chǎn)的史玉柱總裁,他曾一夜之間創(chuàng)造了10個億的財富,可因為一些失誤,公司在一夜之間崩潰了,還欠債10個億。但他并沒有倒下,而是想再活一回。最后他又重新創(chuàng)辦了腦白金、黃金搭檔等品牌,很快就將趨勢扭轉(zhuǎn),轉(zhuǎn)虧為盈,重新又盈利10幾個億。還有一個朋友做的是醫(yī)藥行業(yè),他因有人服用了他們的產(chǎn)品而死亡的事件,而承受不了外界的壓力,最終導致公司走向失敗。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至關重要。
此外,“人文知識”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有一企業(yè)招聘人的時候,竟然用《三國演義》來考察員工,所以人文基礎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哪個行業(yè),我們都應當了解得更充分些。
希望同學們能從以上例子受到啟發(fā),同時也希望學院能從行業(yè)領域出發(fā),請一些地產(chǎn)、制藥、工廠等行業(yè)領袖給學生講課,使他們了解最新行業(yè)發(fā)展、了解學院、了解我院的學生,為他們走向社會,走向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
(根據(jù)錄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