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筆似乎是靈動的,輕輕地勾勒一下,一個個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便躍然于紙上。這些人物向我們問好,帶著我們飛入她們的世界。去體會她們的喜怒哀樂。在那里我們似乎變成了她們,感動著她們的感動,悲傷著她們的悲傷,思考著她們的命運(yùn)。
從書中看三毛一定是一個內(nèi)心情感豐富、富有愛心、擅長思考、博學(xué)多才的女性。只有這樣的才女,才會在寥寥數(shù)筆之下勾勒出形象鮮明、個性迥異的人物。這使我對三毛的小說越發(fā)的喜歡。我想大多數(shù)如我一樣的讀者,都會有一種希望能從電視上看到采訪喜歡作家的節(jié)目,但我卻無此念頭,甚至幸慶沒在電視上看到采訪她的節(jié)目。我覺得想認(rèn)識真正的三毛就去看她的書,那是真正的她自己。
我覺得書是一個純凈的世界,在這里我們可以和作家進(jìn)行精神的接觸,達(dá)到心靈的共鳴,在這里作家不會有外在的顧忌,可以脫去外在沉重而華麗的外衣,以樸實(shí)、真摯的言語去感動你的心靈,洗滌你的靈魂,為你除去俗世的塵雜,讓你的靈魂變理更加清澈、透明,與作家在書中交流,會讓你的內(nèi)心有善、惡、美、丑的劃分,有道德的標(biāo)準(zhǔn),有君子之道。而不會在喧鬧的社會之中泯滅人性,喪失人類寶貴的品質(zhì)——道德與良知。
我相信一個能寫出永世流傳名作的人,一定是一個道德高尚、精神魅力無限的人。不太喜歡看采訪作家的節(jié)目,是不愿看到由于采訪的種種局限,迫使她披上沉重的外衣,而無法看出真正的她自己。
看了許多書只悟出一個道理:做人不要在外在誘惑面前泯滅了自己的良知。善惡美丑需要我們自己去辨別去劃分,F(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讓太多的人在誘惑面前失去了道德的方向盤,泯滅良知的事情屢見不鮮。
這樣發(fā)展下去,終會在繽紛的世界之中迷失自我的本性,把自己推向罪惡的深淵。我覺得一個成功的人士絕不會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一定是具備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良知人性的人。所以建議大家多凈化自己的心靈,別讓外在污穢的東西把我們腐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