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婷 女 本院漢文專業(yè)0402班同學
1992年9月—1998年6月 西安市雁塔區(qū)大雁塔小學
1998年9月—2001年6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2001年9月—2004年6月 西科一中
在小學曾獲“全國迎香港回歸”繪畫比賽優(yōu)秀獎;高中在作文比賽中獲二等獎。
“學習方法很重要”這是劉小平老師上第一堂課時所說過的話。
與以前我所上過的聽力課不同,劉小平老師改變了上課只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雖然在高中時我們的聽力課也是在機房上,但多數(shù)都是老師放磁帶,一遍遍地聽。而在劉老師的課上,她讓我們這些平時不怎么會說英語的孩子開了口,她總愛稱我們寶貝兒,親切而溫馨。
復述句子,簡短對話,日常用語,雖然上課因為怕說錯而緊張,但在老師的一句“沒關系,不怕說錯”的鼓勵下,我總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不僅如此,劉老師還告訴我們要如何去學英語。單詞是要常去看的,不會就翻詞典,并且詞典要常常在身邊,碰到生單詞就要把它的讀音、解釋(各種解釋)都抄下來,以后再碰到時就有印象了。我記下了并照著去做了,所以成績就上去了。
她平時總讓我們要多聽磁帶,聽、讀、寫一個也不能落下。她在課堂上盡量多與我們交談,不限于課本的內容,卻與課本內容息息相關。我們有了興趣,不僅說得多了而且也掌握了知識。上課時間畢竟有限,所以她要求我們自己在底下也要多說,鍛煉膽量。
學習=吃苦+堅持
將學習方法羅列出來,太過刻板。我想先告訴大家一個小故事,我是從這個故事中悟出自己的學習方法的。
鑒真和尚剛剛遁入空門時,住持讓他做了寺里誰都不愿做的行腳僧。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鑒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鑒真的房門,只見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草鞋。住持叫醒鑒真問他為什么不外出化緣而堆了一大堆草鞋?鑒真說:“別人一年一雙草鞋都穿不破,而我剛剃度一年就穿破了這么多,我是不是該為廟里節(jié)省些鞋子?”住持微微一笑,便要鑒真與他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由于剛下過雨,寺前的路泥濘不堪。
住持問鑒真:“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走過?”鑒真說:“當然。”住持問:“那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鑒真十分不解地說:“昨天這路又干又硬小僧哪能找到呢?”住持笑笑說:“今天呢?”鑒真點頭。住持微笑著對鑒真說:“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世上蕓蕓眾生莫不如此!”
是的,學習同樣是要下苦功夫的。只想每日輕松度過,對學習得過且過,那么學習沒有任何意義了。
具體到英語這一門,原本我的英語不好,但在上了大學之后,面對四級的壓力,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學習。單詞量的積累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我開始死記硬背,卻發(fā)現(xiàn)頭一天記過的單詞,到第二天已經(jīng)是它認得我,我不記得它了,而到第三天更是我看了半天,最后認定我沒見過它。這樣的記憶效率太低。
后來我發(fā)現(xiàn)用詞根記憶單詞很有效果。就是記住一個基本詞根的意思,從而羅列出所有由這個詞根衍生出來的詞。知道了基本意思,那么衍生出來的詞就更好記憶了。這是其一。第二,每天晨讀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每天半小時,雖不長,卻是在早晨腦子最為清醒的時刻,這樣就會達到最佳效果,并且貴在堅持。我還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準備2個小本子,一個用來把書上的新單詞抄錄下來,一個將平時在閱讀中碰到的生單詞,標上音標與解釋記下來,在我平常有點閑暇時,我就隨手地翻看幾下,效果很好。
其實,英語的學習并沒有什么訣竅,只要長期積累單詞量,再加上朗讀課文形成語感,那么在考前就可以有條不紊的復習,從容迎接考試了。
相反,對于其他學科,我采取了平時在課前后堅持預習、復習,而在考試前加大復習的做法,這樣做是因為平時的預、復習已經(jīng)對課本知識有了掌握,加之考前的記憶,就能使記憶更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