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国产视频,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18禁起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亚洲激情免费在线观看

首頁 基礎部簡介 師資隊伍 課程設置 新聞動態(tài) 實踐教學 教學成果 教師論壇 聯系我們 官網首頁

英語課堂里的中國智慧


  近日,在教授《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3冊第三單元“Further listening”部分,“Passage”listening(短文聽力)的主題是鄰里關系。在幫助學生完成該部分聽力練習,講解答題要點的同時,教師充分挖掘了該部分內容的思政教學要素。說到鄰里關系,就會讓我們想起一段佳話——六尺巷的故事。

  2024年10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康熙年間,桐城人文化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和吳姓鄰居,由于三尺空地的歸屬發(fā)生糾紛,互不相讓。老家寫信給張英,指望以其權勢壓人。張英的回復是“讓墻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收信后豁然開朗,主動退讓三尺,吳家人深受感動,也退讓三尺。兩家各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從此青史留名。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指出:“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他也曾指出:“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看似一節(jié)平平無奇的英語聽力課,教師倘若足夠“用心”,便能在明確專業(yè)課程與思政教育之間契合點的基礎上,引入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典故。

  課堂上,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入,使得教師在達成語言學習的知識目標的同時,也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目標。正如這堂英語聽力課,教師合理、巧妙地援引“讓墻詩”與六尺巷的故事,生動、具體地在英語課堂上普及了“禮”調節(jié)矛盾,達成和諧的內涵與作用。禮讓禮讓,禮即讓,雙方都讓,糾紛就消失了,和諧就達到了。所謂“禮之用,和為貴”,這不正是“短文聽力”這篇文章主題——解決領里糾紛的密碼嗎?!

  這樣看來,教師不僅要在英語聽力課堂上,給學生提供生動地道,文化信息豐富和交際場景真實的視聽資源,還需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聽說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有意識地將思政元素巧妙融合進課堂教學,至關重要。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同時,引導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我們努力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各項語言知識技能,同樣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中了解中國,在思考中融貫中西。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長安區(qū)灤鎮(zhèn)科教園陳北路1號  電話:(029)81555800
版權所有: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陜ICP備100041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