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詞匯是研究西方文化、學習英語、進行翻譯的基礎,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越多、其語言體系越完整,對學生形成英語思維越有幫助。大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面臨教學方式單調(diào)、學生記憶單詞困難等問題。過去的10多年中,很多學者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詞匯教學效用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如混合式教學為接觸、認識和使用目標語詞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并能有效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部分學者對近年來混合式詞匯學習的實證研究開展了元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對照組,實驗組學習者學業(yè)表現(xiàn)更好,同時也在社會心理層面對學習者有積極的影響,其中包括對技能、情感和行為的影響。但也有研究表明,在線詞匯學習不論多么高效,并不能自發(fā)促進學生的學習,數(shù)字工具并沒有教師的教授有效,學習動力不足是詞匯混合式教學成效微弱的重要原因。
語言的輸入必須經(jīng)過充分注意后才能被吸收,直接教學與自然詞匯學習如何有機結合應當是詞匯教學的重點。為將混合式學習與詞匯教學相融合,Neumeier提出了設計混合式語言教學的6個考慮因素:模式選擇、如何融合、學習目標與內(nèi)容、語言教學法、學習者參與度以及地點。
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混合式詞匯教學設計中有幾個重點。第一,詞匯的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直接教學與間接學習相融合。教師精選課程教學內(nèi)容中的詞匯并形成列表及詞匯課件 (課件中包含數(shù)字資源,如音視頻),詞源主要為教學內(nèi)容中的主要教學目標詞匯、大學英語課標詞匯以及高頻詞。課堂教學前,學生根據(jù)自身水平選擇重點學習詞匯以及決定學習的深淺度。自主學習后,學生將獨立完成所學詞匯的相關在線練習。這些練習將幫助學生決定哪些詞匯需要再次深度加工學習,最終在在線平臺匯總最需要直接教學的詞匯。考慮到課時比重,數(shù)量約為 6—8 個。教師根據(jù)選擇頻次決定課堂詞匯直接教學授課內(nèi)容。第二,教師課中只聚焦困難學習詞匯的直接教學,并在閱讀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課堂學習任務兼顧詞匯的輸入輸出,閱讀材料變成了詞匯理解的練習,學生能在檢驗中查漏補缺。第三,課后通過設計與詞匯教學相關性強的產(chǎn)出任務來促成學生學以致用。如單元話題的寫作任務要求必須涵蓋直教詞,并鼓勵使用自主學習詞匯。而對于學生產(chǎn)出任務中用法不明確、使用不恰當?shù)脑~匯還要進行補救性教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
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本人應用了以下方法:一、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s)。對不同的話題表達觀點,使用新的詞匯來描述和解釋概念。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版第一冊第二單元中講解關于打掃房間的動詞,列出dump, stuff, pack, haul, pack, strip六個動詞的英語釋義,然后用這些詞匯來描述圖片中打掃房間的內(nèi)容。通過詞匯的實際輸出應用,學生理解并學會了詞匯的意義;二、詞匯游戲(Word games)。玩填字游戲、拼字游戲等來強化詞匯和拼寫。課堂詞匯學習活動中,可以把單詞的拼讀順序打亂,或者利用首尾字母連接開火車等游戲,強化學生詞匯的拼讀;三、詞匯講解視頻觀看(Video watching)。利用抖音等平臺在網(wǎng)上觀看一些關于單詞解釋的視頻來加強對單詞用法的記憶,這些視頻會把要講解的詞匯在各個影視片段中的使用都集中播放,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實際應用,從而加強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詞匯學習是一個復雜體系,詞匯學習應是多元智能的綜合體現(xiàn),掌握海量詞匯的途徑也應是多維的、開放的。除了系統(tǒng)教學,日常語言輸入與輸出場景中不斷復現(xiàn)和靈活使用也是詞匯學習的關鍵。(王國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