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中盛開的花 |
影片一開頭,一段由緩變急的鼓點聲先于畫面進入觀眾的耳朵,一上來就給人一種強烈的緊促感和壓抑感,而這種緊張感和壓抑感貫穿整部影片。 19歲的少年安德魯,生長在單親家庭中,從小夢想著成為一名頂級爵士樂鼓手,內向,不善于交談甚至是害怕眼神的他,直到某晚獨自在練習室練習的他,被魔鬼導師弗萊徹碰到,并邀請他去弗萊徹所帶的“音樂室”樂隊進行正規(guī)訓練。影片中安德魯不斷的被弗萊徹凌辱,譏諷甚至是咒罵,上一秒安德魯還是核心鼓手,下一秒就被弗萊徹打入了“冷宮”為剛上位的核心鼓手翻譜子。弗萊徹為他準備了一條嚴酷而殘忍的走向頂級鼓手的“成功之路”——用粗暴的言語,暴力的動作和精神上的壓力來刺激安德魯?shù)臐摿。安德魯在弗萊徹的刺激下,變得越來越不近人情,狂躁甚至是暴力,在安德魯?shù)难壑校瑳]有比把鼓打好當核心鼓手更重要的事情。 人們常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在一次演出中核心鼓手將樂譜弄丟并且沒有背會譜子,因為前一天被弗萊徹辱罵而不甘心的安德魯回到練習室中不斷重復這一首曲子的練習以至于將譜子爛熟于心,安德魯獲得了此次機會,并且完美的演繹了它。第二天安德魯便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核心鼓手,因為這一個機會安德魯覺得自己和夢想進了一大步,只要自己再努力努力,再多上幾次臺就可以在看不起自己的親戚面前扳回一局,可以讓弗萊徹不再貶低自己,可以讓爸爸為自己驕傲。可是導演并不打算讓我們的主人公就這么輕松的取得成就,“音樂室”樂隊獲得了一次很不錯的演出機會,可是由于各種小的沖突,致使安德魯在去的路上發(fā)生了車禍,頭破血流的安德魯為了這次機會忍著傷痛到了舞臺上,結果因為傷痛以及前一天不斷地練習直到雙手被血染紅的傷口再次裂開而失敗。安德魯始終緊繃的弦就在此刻斷了,他沖向前去暴打弗萊徹,像發(fā)泄憤怒一般。安德魯因此被學校開除,同時也得知了因弗萊徹的“壓力刺激”教育而抑郁自殺的肖恩,律師讓安德魯出面作證弗萊徹是在暴力教學讓更多的學生逃離魔爪。 一次偶然間,逛街的安德魯看到某酒吧有弗萊徹的演出,兩人見到面第一次心平氣和的坐在桌前猶如老友見面般談論近況。弗萊徹請安德魯去音樂盛典當核心鼓手,正如第一次兩人見面那樣,安德魯答應了。 《爆裂鼓手》的結局是開放性的,我認為不論是弗萊徹為了報復安德魯?shù)母婷苤率顾悔s出學校,還是因為弗萊徹為了激發(fā)安德魯?shù)臐撃芩玫募⒎,都可以讓我們看出這兩人對于音樂的“不瘋魔不成活”,無論是哪一個結局都是完美的,在一段緊促的鼓點聲中,安德魯和弗萊徹在精神層面產生了共鳴,共同完成了一場酣暢淋漓,堪稱完美的演出。 弗萊徹的變態(tài)般言語暴力的教學使安德魯在一次次的練習中逐漸成長著,弗萊徹希望在自己的壓力教育法下可以讓學生不固步自封,就像弗萊徹所說“There are no two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more harmful than good job. ”英語里再沒有哪有兩個字,比“不錯”更害人了。的確惡毒的話語,羞辱的眼淚可以把人逼到絕境,只有心中存有信念和夢想的人在走到絕境時才會全然不顧的尋找出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瘋魔過后,才有喜悅,奮力掙破土壤,才能看見陽光。 廣編1602班 李文靜 |